
喜德县位于四川省西南部,凉山彝族自治州中北部,北距省会成都483公里,南距州府西昌74公里,全县幅员面积2200平方公里。2018年末,喜德县总户数6万7千余户,总人口22万7千余人,其中彝族人口占总人口的91.49%。地区生产总值约30亿元,是国家“三区三州”集中连片深度贫困县之一。
2021年4月18日,成都美溢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工作人员抵达凉山州喜德县,并于次日到达热柯依达乡中心小学。在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王俊、县交通局副局长赵辉、县农业农村局马晓恒的协助下,成都美溢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对热柯依达乡中心小学的公益帮扶活动顺利启动。
从成都到喜德的路并不算顺利,由于未通高速,公共汽车只能先到泸沽镇,然后再转一个小时的大巴到喜德县城。坐在这辆开往中国第一级阶梯边陲的汽车里,我们的心情随着窗外越来越密、越来越高的群山逐渐变得激动。4月18日下午6点,我们到达喜德县城的时候,天空正飘着小雨。带着成都美溢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全体员工的爱心和关切,我们这趟旅程的目的是:了解学校真实情况、真实需求,与学校建立起长期的帮扶关系。怀着这样的初心,第二天一早,我们便启程出发去往热柯依达乡。4月19日是个大晴天。我们到达学校的时候,120名学生已经集合在主席台前,穿着公司为他们提前定制好的校服。同学们向我们投来既好奇又羞涩的目光,阳光下一双双纯挚的眼睛无比生动可爱。公司代表葛梦兰女士走到同学们中间,与他们亲切互动,并和全校师生合影留念。随后,葛梦兰女士与学校教职工进行沟通,葛梦兰女士首先向教职工介绍了公司基本情况和理念愿景,并表达了公司捐助热柯依达乡中心小学的初衷。接着,双方就学校现状、师生需求等问题交换想法。葛梦兰女士充分听取建议,详细介绍公司的帮扶方案并与学校徐校长签订方案,代表公司向学校做出承诺。美溢德公益行能够顺利来到喜德县热柯依达乡,将物资和关怀带到热柯依达乡中心小学,离不开在中间积极对接的当地基层工作者。从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王俊、县交通局局长赵辉、县农业农村局马晓恒,到吉布校长、阿呷老师,这些不忘初心、坚守在祖国脱贫攻坚关键阵地的最可爱的人们,为美溢德的公益行提供了积极帮助,在这里向他们致以由衷的感谢。希望这次公益行,可以在热柯依达乡中心小学和幼儿园的孩子们心里埋下一颗希望与梦想的种子。也许这颗种子会跟他们一起长大,并在未来某个阳光灿烂的日子,长成枝繁叶茂、硕果累累的大树。长路漫漫,若能如此,美溢德便不虚此行。在祖国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之际,美溢德谨以此行,表达一份力所能及的社会责任。笙云通达,四海一家,公益之旅,美溢德永远在路上!
后记——大山里的孩子
喜德县热柯依达乡中心小学的金花(化名)今年上五年级,她坐在教室第一排的角落,跟班里其余二十多个孩子几乎融为一体——他们的脸颊都呈深深的小麦色,微微泛红,那是大山里毫无保留的太阳年复一年的亲吻留下的馈赠。金花家里有七个孩子,在她上面还有一个哥哥和两个姐姐。班主任说,金花家七个孩子都在这个学校读书。或者说,读过书。像金花这样的家庭在热柯依达乡中心小学并不稀奇。学校的120个学生,大多数都有兄弟姐妹。由于义务教育和脱贫攻坚政策,这些并不富裕的家庭现阶段尚能承担并支持所有孩子的学业。一旦九年义务教育结束,便没有人知道他们今后的道路将驶向何方。周天下午走山路来到学校,周五下午放学再走回家,一整个星期的吃、住、学全在这个小小的学校。对城市里的孩子来说,要到初高中甚至是大学才会接触的寄宿制生活,这里的孩子从7岁开始就无比熟悉。他们因此锻炼出惊人的独立自理能力,宿舍的床上,被子平整叠放;置物架上,洗漱用具收纳整洁。这是学校对孩子们的要求,也是他们自己一直坚持做到的标准。热柯依达乡中心小学目前有19名老师。几个月前有个老师刚离职,因为她考上了教师资格证。学校因此失去了唯一的英语老师,孩子们也就不再上英语课。
山脚下的幼儿园跟山上的小学一样,都由吉布校长管理。幼儿园有31个学生,2名老师。据阿呷老师讲述,每天的上学时间是上午10点,但是从家里到学校要走将近3公里的山路,所以孩子们全部按时到达学校的情况很难出现。“遇到下雨天,或者冬天太冷了,有些孩子就不来学校了。”阿呷老师不仅要给31个孩子上课,还要负责给他们做饭。山里常常停电,做不了饭的时候,阿呷老师就自己掏钱去小卖部给孩子们买吃的。没有人要求她做这些,她拿着每个月1600块的工资,讲起孩子们的事情,笑声无比富足。吉布校长和阿呷老师并没有主动提起幼儿园办学的艰难,但通过实地走访和当地工作人员的讲述,我们也有了一定的了解。扶贫政策中“三保障”,保障的是义务教育;外界对凉山的捐助也集中在小学、初中阶段。大凉山学前教育的困境,因此成为了一个看不见的隐秘角落。“这里的孩子智力、努力程度都不比外面的孩子差,他们缺的是机会。”